扯淡生命史幽默劇情與結局,一個荒誕角色的深刻影響

你能想像一位穿著西裝外套的女性站在壯麗的山巒前,帶著一種若有所思的表情嗎?這就是Diane Morgan飾演的Philomena Cunk,一位假裝深具權威但實際上一無所知的虛構電視評論家。在Netflix與BBC聯合推出的喜劇《Cunk on Life》中,她以荒謬而深刻的喜劇形式探索歷史、哲學、藝術和科學。

Cunk on Life - 預告片


來自北英的喜劇夢想

在英國北部的前紡織城鎮博爾頓成長的Diane Morgan,從小的志向就是搞笑。與其他孩子夢想成為醫生或消防員不同,她沉迷於喜劇,尤其是英國本土的幽默作品,例如Peter Sellers、《瘋狂飯店》(Fawlty Towers)和《蒙提派森》(Monty Python)。

進入戲劇學校後,她直接告訴校方:「我不是來演莎士比亞的。」令人意外的是,她反而被分配到了像Lady Macbeth這樣的重要角色。她回憶:「那些渴望演純真的美麗角色的女生都很討厭我,因為我其實只想演愚蠢的女僕。」

Cunk的誕生與崛起

Morgan的執著最終得到了回報。2013年,她在諷刺新聞節目《Charlie Brooker’s Weekly Wipe》中首次飾演Philomena Cunk。這個角色的定位是一位滿懷信心的蠢笨評論家,她以一本正經的語氣提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比如:「碧昂絲的《Single Ladies》和文藝復興時期,哪個文化意義更大?」

隨著角色的知名度提升,Cunk成為多部獨立節目的主角,包括《Cunk on Britain》和《Cunk on Earth》。她的荒謬提問與冷面演技讓她迅速成為現代喜劇界的一顆明珠。

鬧劇與專家的交鋒

Morgan在與學者的訪談中,展現了無懈可擊的冷面演技。她表示:「我知道只要我笑了,就不好笑了。」然而,這並不總是容易的。一些學者對她的問題感到困惑甚至不滿。例如,在一場錄影中,一位專家因她的提問過於荒謬而需要暫停拍攝。Morgan卻鼓勵製作團隊:「別停!如果他生氣甚至動手,那將是絕佳的鏡頭。」

《Cunk on Life》的創作人Charlie Brooker透露,Morgan在訪談中擅長處理「尷尬的沉默」,有時整段訪談的70%都是冷場。他說:「她的冷面表情與專家的認真反應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映射現代文化的荒謬

隨著Cunk系列的發展,角色變得越發挑釁。她經常以「我朋友Paul說的」這類荒謬理由反駁專業見解,模仿現代社會對專家不屑一顧的態度。Brooker認為,這種對專業知識的質疑以及自信的無知正是當下文化的縮影。

「現代人越來越習慣於對專家說:『你學了25年也沒什麼了不起,我剛在YouTube上看了一段影片,證明你說的是廢話。』這種自負的態度,正是Cunk的核心喜劇來源。」

博爾頓口音的力量

Morgan的博爾頓口音為角色增添了獨特的幽默感。在戲劇學校,她曾被告知這口音會阻礙她的演藝生涯。但她後來發現,正是這份「原汁原味」讓她脫穎而出。「人們喜歡的是個性和獨特性,不是被標準化的形象。」

成名前的辛酸

在成為Cunk之前,Morgan花了近十年在倫敦的喜劇圈摸索,同時兼職一系列枯燥的工作,如推銷員和狗用驅蟲藥包裝工。這些經歷促使她更加努力,因為「我真的不想一輩子困在這些地方。」

從小角色到多元演員

除了Cunk,Morgan還在多部英國喜劇中大放異彩,例如在《After Life》中飾演痴迷於凱文·哈特的報社員工,以及在《Motherland》中飾演一位不守常規的單親媽媽。她還自編自導了荒誕喜劇《Mandy》,展現她對非主流角色的掌控力。

雖然Morgan偶爾也想挑戰更嚴肅的戲劇角色,但她直言:「我對莎士比亞還是沒興趣。」

一個荒誕角色的深刻影響

Philomena Cunk以她愚蠢而自信的荒誕形象,帶給觀眾無數笑聲,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專業與常識的界限。而Diane Morgan則以其獨特的幽默風格,為現代喜劇開闢了一條既荒唐又深刻的道路。

張貼留言

為了防止廣告留言,留言皆會看過但不一定會發佈,檔案有需要更新或是有缺失可留言告知,謝謝您。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

主題圖片來源:fpm


本網站已依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警告︰您將下載之檔案內容需滿十八歲方可瀏覽或遊玩。

若您「滿十八歲」,將前往下載此檔案,您必需了解並同意裸體內容及清楚性活動描述不對您造成冒犯或騷擾,且您已經遵守所在地區的法律規範。

若您尚「未滿十八歲」,請點選離開。


注意:下載本站檔案即同意我們的「免責聲明